近日,由深圳市气象减灾学会受托编制的《深圳市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》与《深圳市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》,在深圳市气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顺利通过评审。这四份评估报告的通过,将为两条地铁线路后续设计、施工及日常运维提供关键气象与防雷技术支撑,助力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推进。
此次评审工作得到多方高度重视,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、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委托方,全程关注评审进程。评审专家组阵容专业权威,5位成员分别来自广东省气候中心、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、江门市气象防灾减灾协会、河源市气象局、湛江市气象局,均为气象与防雷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,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。
评审会上,深圳市气象减灾学会就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、19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基本情况,以及四份评估报告的编制思路、核心内容进行阶段性详细汇报。随后,专家组按照评审流程,分阶段对报告展开细致审查与质询,围绕报告编制依据、技术方法应用、数据来源可靠性等关键环节深入研讨,并针对报告完善提出针对性意见与建议。
经综合评审,专家组形成一致结论:两份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编制,不仅依据充分、结构完整、资料详实,且采用的技术方法符合现行规范与标准,内容覆盖全面。报告通过分析项目区域气候背景与高影响天气,科学计算关键工程气象参数,得出的结论可信,同时提出的气候适应性建议与对策,能为项目设计、施工及运维提供有效参考;两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同样遵循相关法规与技术要求,数据翔实可靠、分析方法正确,既清晰梳理了项目所在地雷电环境特征与灾害情况,又客观评估了项目面临的雷电灾害风险,给出的防御措施与建议具备实操性,可直接服务于项目防雷设计、施工及日常运维工作。
最终,专家组一致同意四份评估报告通过评审,并对深圳市气象减灾学会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展现的专业能力,以及报告质量较以往的明显提升给予积极评价,同时高度赞许学会长期以来为服务深圳城市建设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贡献。
据了解,深圳市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、27号线一期均为城市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,此次气候可行性论证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顺利通过,将为两条线路的安全、高效建设奠定坚实基础,对进一步完善深圳轨道交通网络、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